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豚鼠凹透镜诱导性近视眼巩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王超英 张…  文章来源: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  点击数2025  更新时间:2005/4/23 17:39:42  文章录入:zhxin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观察实验性近视眼巩膜与对照眼巩膜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①选用出生后2周龄的豚鼠24只,随机分为3组,用离焦点的方法用凹透镜诱导近视,每只动物均随机选择一只眼作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为自身对照。②实验前检测豚鼠屈光状态,用A超测眼球眼轴长度。③在实验眼眼前固定-10.0D凹透镜,分别于10天、30天、50天后摘除眼镜,作上述检查并记录。④处死动物,在无菌条件下摘除双眼球,去除眼内容物,放入保存液中,置于液氮中保存。在生物力学实验前,取出复温后,制成15×3.2mm的巩膜条带试件,试验在INSTRON-5544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部分样本做组织病理学观察。⑤对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天、30天、50天后,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巩膜均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理改变,随时间的延长,变化日趋明显。凹透镜诱导50天组实验眼的弹性膜量(1.43±0.32MPa)小于对照眼的弹性膜量(1.74±0.32MPa),实验眼巩膜的蠕变率(17.70±6.98%)大于对照眼巩膜的蠕变率(8.62±2.13%)。10天,30天组实验眼与对照眼的蠕变、弹性膜量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近视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逐渐发展的过程,实验性近视眼与对照眼相比更容易发生变形,具有较低的承载能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