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伴随睫状体脱离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UBM及AS-OCT临床评估
作者:杨璐  文章来源:山西省眼科医院  点击数507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利用UBMAS-OCT观察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伴随睫状体脱离,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前后睫状体脱离的治愈率及其自然病程,并分析其与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关系。
方法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及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连续观察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即伴随睫状体脱离4141只眼(脱离范围60 °之内16只眼,超过60 °12只眼超过90 °13只眼),均进行玻切除手术。按玻璃体切除手术后不同填充内容分组:气体填充组1313只眼,硅油填充组1515只眼,平衡盐溶液(BSS)填充组1313只眼.玻璃体切除手术前行UBMAS-OCT确定有无睫状体脱离及睫状体脱离的范围,手术后第3天、7 天、14天、30天、60天行UBMAS-OCT确定睫状体脱离是否复位,手术后每天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
结果 手术前睫状体脱离范围60 °之内术后有13只眼复位(治愈率81.3%),脱离范围超过60 °术后有7只复位(治愈率58.3%),脱离范围超过90°术后有3只复位(治愈率23.0%)。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睫状体脱离复位:气体填充组31.3%,硅油填充组56.4%,BSS填充组为12.3%.患者术后平均眼压(10.47±4.49)mm Hg。利用UBMAS-OCT进行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031,P>0.3). 手术前睫状体脱离范围术后治愈率,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P<0.001),而且脱离范围越小术后治愈率越高。按玻璃体切除手术后不同填充内容后的治愈率,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P<0.001),硅油组治愈率最高,气体组次之,BSS组最低。
结论 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伴随睫状体脱离在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睫状体脱离可自行复位。治愈率与脱离的范围和术后填充物有自然相关性。UBMAS-OCT睫状体脱离的诊断和治愈有客观的临床评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