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亚急性期的眼底表现附3例临床报告
作者:余梓逵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点击数377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描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亚急性期的眼底改变及荧光血管造影(FFA)影像特点。
方法 病例
1,男,发病时75岁,因头昏及左眼视力下降1周由本院神经内科转眼科会诊;病例2,男,6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0天来眼科就诊;病例3,男,8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3天来诊。3名患者均行FFA检查,其中病例1在两年后复查FFA
结果
3名患者视力分别为FC/1尺、FC/BEHM/BE,眼底均可见视盘周围及沿主干视网膜血管的位于视网膜血管前的羽毛样或斑片状灰白色混浊;视盘色淡红,无明显水肿;视网膜色泽淡红,黄斑呈暗红色。FFA检查显示动脉期显著延长,分别为889秒;和灰白色混浊相对应的区域病例12显示低荧光,遮蔽部分视网膜血管荧光,病例3则未见明显低荧光灶,后期均无明显渗漏;黄斑均无明显异常荧光,病例12视盘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病例3静脉期视盘荧光渗漏及颞侧动脉璧染。2年后病例1后极部眼底可见豹纹样改变,黄斑反光未见。FFA显示动脉期为4秒,未见明显视盘及视网膜异常荧光。
结论
CRAO亚急性期眼底特征性地呈现后极部羽毛样灰白色视网膜混浊,黄斑无樱桃红,和急性期有差异;FFA显示动脉期显著延长,羽毛样视网膜混浊区域呈现低荧光,反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坏死,但病程较长者低荧光可能不明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