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以手术医疗队为主要形式的白内障规模化手术在中国基层的防盲治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甘肃为例:1996年(“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前)完成的白内障手术约0.3万例,时价每例1500元以上;2007年完成约1万例,其中医疗队手术50%以上,复明成本300~500元,病人零支付或仅负担检查费。白内障规模化手术以其快速、安全、高效脱盲,低成本和人员最优组合的特点符合中国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复明要求。但随着各级眼科的建设,合作医疗的普及和国家百万复明工程的实施,以及慈善家兴趣的转移,一夜之间手术医疗队成为人人都喊打的罪人。规模化手术的特点注定了它只是个历史产物,但如今真的我们不需要这种形式了?白内障患者都已脱贫了?即使脱贫了的患者为什么还会等待医疗队?而开始要承负复明重任的基层医生将如何渡过他们的学习曲线?年年组织的各种白内障学习班为何没有培养出几个合格的手术大夫?这些都需要我们反思!在我国尤其是基层眼科开始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无视自己的技术现状而盲目手术,不能无视国家和当地的情况而急功近利。如何形成切实有效的复明培训体系和手术准入制度是现在防盲治盲的关键问题,在规模化手术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建设快速、高效的复明培训程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